近日,烈日炎炎,气温一路飙升,甚至已经突破了40度。在这样的高温下,空气湿度大、日照强烈,加之出汗多、皮肤暴露多,使得夏季成为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既有普通的痱子疹子,也有严重的晒伤。今天小编邀请我院皮肤科医生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夏季皮肤病以及预防方法。
一、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狗、疥虫等昆虫叮咬所致的过敏反应。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伸侧,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蚊虫叮咬就是这个病),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物清,周围无红晕。常有剧烈瘙痒,瘙痒后会引起感染,留下色素沉着斑
预防方法: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蚊虫、螨及其他昆虫;注意避免可疑引起过敏的食物。
二、痱

俗称痱子,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压力过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深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分为白痱、红痱、脓痱。
预防方法:保持室内通风散热,使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同时穿着应宽松、吸汗,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宜用温水沐浴,浴后擦干并外用粉剂。
三、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由于气候炎热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在6-8月份发病,表现为小腿伸侧大片状鲜红色斑,在红斑的基础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天气转凉后会自动消退。
预防方法:保持室内通风散热,使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同时穿着应宽松、吸汗,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宜用温水沐浴,浴后擦干并外用粉剂。
四、日晒伤 、多形日光疹

日晒伤又称晒斑、日光性皮炎、日光红斑或日光水肿,为正常皮肤过度接受UVB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好发于肤色较白的人群。多形日光疹是指在前胸“V”形区、手背、上肢伸侧及妇女小腿等暴露部位出现丘疹、水疱、斑块或苔藓化皮损,自觉瘙痒。日光照射后数小时或数天出现皮损,停止照射后1周左右皮疹可完全消退。大部分由UVA所致。
预防方法:经常参加室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力;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活动时间;避免日光暴晒,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打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衫;若在户外,建议常规应用SPF15以上遮光剂,严重光敏者需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剂。注意遮光剂需在日晒前至少20分钟的时候使用。
五、癣

常见为手足癣、体股癣。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预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的干燥,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
六、花斑癣

又名汗斑,多数无症状,少数在炎热夏季,体力劳动、多汗或太阳晒后又轻到中度瘙痒,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前胸、后背、肩部、上臂及面颈部。皮肤损害为大小形状不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呈淡白色、粉红色、黄棕色或灰黑色,表面可见薄薄的糠状鳞屑,反光性强。
预防方法:出汗后及时清洗擦干,勤洗澡,保持干爽,破坏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
(皮肤科 石秀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