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渐起,昼短夜长。随着日照慢慢减少,我们是不是有时会感觉到情绪莫名的低落、身体乏力、总想“冬眠”?这可能是“冬季抑郁”在作祟。本期专栏带您科学认识冬季抑郁症,拥抱一个温暖明亮的冬天。 一、什么是“冬季抑郁症”? 冬季抑郁症,学名为“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在秋冬季反复发作、春夏缓解的抑郁情绪模式。其主要原因是冬季日照时间缩短,血清素水平下降,褪黑素分泌紊乱,导致我们大脑内的两种关键化学物质失衡,我们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以及有嗜睡、精力不足等感觉。 Ø 自我检测:是否有以下表现? 情绪上: 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焦虑、易怒。 精力上: 感觉疲惫不堪,即使睡很久也困倦乏力。 睡眠上: 嗜睡、贪睡,早上难以起床。 饮食上: 食欲亢进,特别渴望碳水化合物(如面包、甜点),导致体重增加。 认知上: 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提不起兴趣。 行为上: 回避社交,喜欢独处。 小提示: 如果以上多条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二、怎么去战胜它? (1)多晒太阳: 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争取户外活动30分钟。即使在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也远高于室内。 Ø 靠近窗户: 在室内时,尽量坐在靠窗的位置。 Ø 考虑光疗: 对于症状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光疗灯”(模拟日光),每天照射20-30分钟。 (2)规律运动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它能有效提升大脑中的内啡肽和血清素水平。 Ø 推荐运动: 快走、慢跑、瑜伽、跳舞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均衡饮食: 多吃富含Omega-3(如深海鱼)、维生素B(如全谷物)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稳定血糖。 Ø 创造温馨环境: 家中使用明亮的灯光,布置一些暖色调的装饰品(如黄色、橙色的抱枕)。 Ø 培养爱好: 听欢快的音乐、烹饪、做手工,投入能让自己感到愉悦和成就感的事情。 (4)尽可能保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周末也不要睡得太晚。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改善睡眠和情绪。 (5)主动沟通,多与家人、朋友联系,分享你的感受。倾诉本身就能极大地缓解压力。参与社交, 强迫自己参加一些轻松的集体活动,避免长期孤立。 三、寻求帮助 如果自我调节后,情况仍未好转,请务必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这就像感冒久了需要看医生一样正常。 您可以: Ø 前往医疗机构【心理科/精神科】就诊 Ø 拨打心理援助热线:12356 冬天的心脏,不只是寒冷的凝固,更是春天的沉睡。好好爱自己,从关注情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