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职业性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卫生部发布的GBZ 41-2019《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规定,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2.哪些高温作业岗位容易发生职业性中暑? (1)夏天露天作业:港口、码头物流业从业人员、建筑业、快递人员、环卫人员等。 (2)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冶金工业的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热处理等干热型作业场所。 (3)高温、高湿作业:印染、缫丝、深矿井内作业等湿热型作业场所。
3.职业性中暑的分级 (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① 热射病:也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②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腹肌、咀嚼肌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③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4.职业性中暑的现场救护措施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利用现场的条件,如电风扇、空调、冰袋等及时物理降温,可以在额部少许擦拭清凉油、风油精等提神醒脑药,或及时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 (3)病人苏醒后,少量、多次给予淡糖盐水补充体液的损失。
5.职业性中暑的治疗误区 (1)自行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2)冰袋直接置于心前区: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3)过度擦拭酒精,不仅会刺激皮肤,甚至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4)一次性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 6.怎样预防职业性中暑 (1)企业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或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来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 (2)劳动者就业前进行岗前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做好个体防护措施。凡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