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
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等。
如果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如何处理呢?
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之后首先需要做好现场的应急和救援工作。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需要做好个体防护: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例如煤气泄漏未得到控制的事故现场核心区域,或者现场快速检测一氧化碳浓度高于1500mg/m3)内, 须采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护服无特殊要求;进入煤气泄漏事故现场周边区域,未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尾气等中毒事件现场,须使用可防护一氧化碳和至少P2 级别的颗粒物的全面罩呼吸防护器,并佩戴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的生活取暖、汽车废气等现场时,对个体防护装备无特殊要求。现场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和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事故发生之后,应做好现场的医疗救援工作:发生中毒后,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有条件应尽早给予吸氧。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时,应首先进行检伤分类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