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院党委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一部医疗题材的电影---《你若安好》。影片聚焦患者、医生、医疗矛盾等当下敏感话题,讲述了一个个鲜明的故事。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些故事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但故事中展现的真实医疗场景让我数次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电影中有一位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患者,八九岁,可爱又乖巧。她的父母不远千里,从贵州带她上北京找有名的大专家为她诊治。找到医院后,专家的门诊却一号难求。其实,她的病不属于疑难杂症,北京的社区医院就能治疗,只是病情不能拖延。可她爸爸却只相信大专家,拒绝了规培医生金闪闪帮忙转诊的好心。最终因为病情拖延,虽然她见到了大专家,却错失了诊治疾病的时机和活下来的机会。看到小患者的离世,我很伤心。气恼她爸爸只信大专家,却不顾女儿的具体病情!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这样相对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何苦让女儿车马劳顿上北京?只要在贵州及时诊治,就不会让这朵鲜花凋零。可是看到另一位来自偏远牧区的小提琴手患者时,我又觉得有点理解这位爸爸了。这位拉小提琴的小伙儿,有一位当乡村医生的父亲。可小伙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糖尿病。小伙儿的父亲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直到手臂上一个小小的伤口因为糖尿病而迁延不愈,发展为坏疽,差点让小伙儿失去手臂……看到这里,我也很难过。这些偏远地区的人们,他们的医学常识竟然还如此匮乏。即便是守护村民健康的医生,他们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待加强。
“一个医生,他的医术再高超,也医治不了所有的患者。”影片中年轻医生金闪闪的话说出了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心声。影片最后,已是知名医学专家的潘峰在经历了这些患者的生与死后,甘愿辞去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去偏远的乡村做起了医生。他把先进的医疗知识和技术带到了边远地区,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成为百姓们真正的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身体力行了国家“重心下沉”的医疗政策,让我肃然起敬。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的医者仁心、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