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导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护》
2、《清洁车间的“隐形杀手”》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4、《请收好你的秋季养生指南》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护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呢?
生产性粉尘: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飘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疾患。
生产性粉尘有哪些来源呢?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几乎工农业生产的各行各业均可产生生产性粉尘,如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制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农业生产及食品行业等产生的有机粉尘;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包装物品生产过程等。如果防尘措施不够完善,均可产生大量粉尘。
生产性粉尘有哪些分类呢?
在生产环境中,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按照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
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通常所说的尘肺主要是由这些粉尘导致的。
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粉尘。这些粉尘可导致棉尘病、过敏性肺泡炎等,与尘肺不同。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1、尘肺。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尘肺,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2、粉尘沉着症。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一定数量时,可在X线照片上显现边缘清晰的点状阴影,脱离接触后,病变可逐渐消退,对人体危害较小。
3、有机粉尘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炎哮喘,如接触发霉的稻草、羽毛等。
4、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
5、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分泌大量黏液,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保护反应,久之形成肥大性改变,最后由于黏膜细胞营养供应不足而萎缩,形成萎缩性改变。经常接触粉尘还可以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浑浊。
6、中毒作用。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吸收,引起中毒表现。
如何预防生产性粉尘?
我国在控制粉尘危害、预防尘肺发生方面,结合国情做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将防尘、降尘措施总结概括成 “八字”方针,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健康教育科 刘静)
清洁车间的“隐形杀手”
——有机溶剂正己烷的危害及防护
相比于普通车间,清洁无尘的车间环境看上去绿色无污染,实则可能存在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且隐藏着安全隐患。
有机溶剂正己烷正是清洁车间常见的“隐形杀手”之一,正己烷常见于“白电油”、“开油水”、“抹机水”等溶剂,常用于印刷、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手机等液晶显示屏;移印、丝印、调油等使用正己烷进行调油稀释。当正己烷使用于洁净车间或冷气房等空气流通不便的工作场所,易发生集体性严重中毒事件。
正己烷对健康危害有哪些呢?
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挥发性和脂溶性高,在人体内可蓄积。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职业接触多为呼吸道、皮肤吸收。
正己烷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初期以感觉障碍为主,继而出现运动障碍。
2、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手足麻木、两腿酸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摔倒,严重者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影响运动功能。
3、正己烷中毒后起病隐匿而缓慢,从接触到发病3~39个月,病程6~30个月不等。接触程度越高,潜伏期越短。
4、该病起病类似“风湿病”,易被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警惕。
如何预防正己烷引起的中毒呢?
1、控制接触浓度
通过改革工艺等措施,减少正己烷的直接接触和使用量,加强局部通风等措施,降低空气中正己烷的浓度。
2、完善管理
应提高防患意识,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职业卫生监督。
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对于接触正己烷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当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必要时,佩戴化学品腐蚀的安全防护眼镜。根据作业岗位,作业人员要穿防静电工作服或者防有机溶剂工作服,同时戴乳胶手套,严禁使用正己烷洗手。建立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制度,对患有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业工人,应密切观察。定期体检,应特别注意周围神经系统的检查。
(健康教育科 刘静)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概括为三类:
1.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带通风不良等;
(2)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3) 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或者不当管理所致的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2.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 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3.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如劳动时间过长,特别多见于检修期间,有的一天工作10-12小时,连续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组织不当则不利于员工的健康。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备投产试运行。
(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超负荷的加班加点;检修时工作量往往过大。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如检修过程中的铆焊等。
(健康教育科 刘静)
请收好,你的秋季养生指南!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不知不觉间,天气转凉,身上的衣服在不断的加厚。
秋天丹桂飘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
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秋季是一个养生很关键的时刻,在秋季这个进补的黄金季节,注意养生,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让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保证身体健康,更为冬季抗力准好准备。
《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少”。“容平”就是到了秋天,就该从容平和一些,静待收获了。
秋季是万物果实饱满、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颈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
秋天养生总原则:
“立秋天渐凉,要防秋燥伤”
秋季养生重养阴
秋季是燥气主令,尤其是北方,雨水减少,气候干燥,常易发生燥邪。 “燥胜则干”,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日常饮食之道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等。
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秋季养生易宁志
秋天是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秋天,是硕果累累的秋天。养生就应把心情融入到丰收的喜悦中去,去尽情地享受秋天的欢乐。秋天养“收”就是顺应大自然的收势,一在精神调养上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帮助人体从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向内收平静的状态。秋天固然天高云淡,硕果累累,令人愉悦,但难免也有“凄风苦雨”。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常有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因此在秋高气爽时,不妨外出旅行,登高望远,陶冶情操,增进健康。
秋季养生宜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认为,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使肺之收敛舒展与秋季的气候相适应。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提醒你:晚饭不宜过饱,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秋季养生宜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推迟衰老过程的到来,还可以预防各种加速衰老的中老年疾病。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节,通过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
因此,您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运动起来,给您的秋季带来不一样的健康收获吧!
(来源于搜狐健康) |